必学教你安装“新玉海楼茶苑13张有挂吗”其实确实有挂
亲,2024微乐麻将插件安装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 ,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 ,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 。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添加客服微信【】安装软件.

微信打麻将是一款非常流行的棋牌游戏,深受广大玩家的喜爱。在这个游戏中 ,你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技巧来赢取胜利,同时还能与其他玩家互动。
在游戏中,有一些玩家为了获得更高的胜率和更多的金币而使用了开挂神器 。开挂神器是指那些可以让你在游戏中获得不公平优势的软件或工具。
如果你也想尝试使用微信麻将开挂工具 ,那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下载和安装:
软件介绍:
1、99%防封号效果,但本店保证不被封号。
2 、此款软件使用过程中,放在后台 ,既有效果。
3、软件使用中,软件岀现退岀后台,重新点击启动运行 。
4、遇到以下情况:游/戏漏闹洞修补 、服务器维护故障、政/府查封/监/管等原因 ,导致后期软件无法使用的。
2024微乐麻将插件安装操作使用教程:
1.通过添加客服微安装这个软件.打开
2.在“设置DD辅助功能DD微信麻将开挂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4.打开某一个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5.保持手机不处关屏的状态.
6.如果你还没有成功.首先确认你是智能手机(苹果安卓均可).其次需要你的微信升级到新版本.
本司针对手游进行,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
1、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
2、自动连接,用户只要开启软件 ,就会全程后台自动连接程序,无需用户时时盯着软件。
3 、安全保障,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可以非常安心,绝对没有被封的危险存在 。
4、快速稳定 ,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肯定是土豪。安卓定制版和苹果定制版,一年不闪退
网上有关“八年级生物(人教版)下册复习提纲”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八年级生物(人教版)下册复习提纲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6、 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P23
7 、人类进化阶段:南方古猿,能人 ,直立人,智人。 P24-25 人种: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 ,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P25
8、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除遗传和变异的因素外 ,还有自然选择,隔离,迁徙和人种混杂等因素的作用 。此外,人类祖先制造使用工具和进行劳动 ,既是人类求得生存的手段,也是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 ,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也选择人类本身。P26
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
1、生物的分类:生物学家将地球上的生物依次分为:界 、门、纲、目 、科、属、种。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P30 瑞典科学家林奈,在1753年创立了双名法。P35
2 、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①藻类植物:藻类植物是水环境中的主要植物 ,它们的光合作用效率约占全球绿色植物光合效率的90%,不仅为其他水生生物提供充足的食物氧气,而且是大气中氧的重要来源。P39-40
②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大都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有非常敏感 ,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是植物界的拓荒者,也是先锋植物之一 。P40-41
③蕨类植物: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溪沟田野的阴湿环境里,有根茎叶等器官,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P42
④种子植物:基本特征:⑴休内有维管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⑵能产生种子繁殖 。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 ,并有许多珍惜树种,如银杉,水杉 ,秃杉。被子植物是植物中等级最高、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与人类最密切的植物类群,分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 。P43-44
3 、动物的主要类群:动物分类: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①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棘皮动物。P49-54
②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 ,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P55-60
4、细菌:是具有细胞结构的单细胞生物。由细胞壁,细胞膜 ,细胞质等部分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位于特定的区域内。有些细菌有能够转动的鞭毛,可以使细菌在水中游动,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还有荚膜,有保护的作用.细菌是以分裂方式进行生殖 。细菌的作用 ,对人类有益的,如:腐生细菌,苏云杆菌 ,甲烷菌,乳酸菌等.P62-63
5、真菌:真菌个体差异大,有单细胞的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真菌(磨菇) ,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营寄生或腐生生活,主要进行孢子生殖。P63
①酵母菌:酵母菌与细菌的结构不同 ,具有真正的细胞核,缺氧时,酵母菌分解葡萄糖而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这个过程称为酒精发酵。如:葡萄酒 ,水果酒,米酒都是通过酵母菌发酵作用酿造出来的。P63
②霉菌:霉菌是多细胞真菌,细胞呈分叉的细丝状 ,称为菌丝,营养方式:营腐生,进行孢子繁殖 。P64
③磨菇:蘑菇由许多菌丝组成 ,菌褶能产生孢子,进行孢子繁殖。营养方式是腐生。P64-66
6 、病毒:病毒是超显微结构的非细胞生物,由相似的两部分构成:一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 ,一是包含遗传物质的内核 。根据病毒宿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P66-67
八年级下册生物北师大版复习提纲
幸福不在知识之中 ,而在对知识的获取之中!在永远的获取中,我们永远被赐福;无所不知则是魔鬼的诅咒。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初二生物的知识 总结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初二生物的知识总结1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腔肠动物
1、水螅生活在 淡水 中 ,通常会附着在 水草 上,身体几乎 透明 ,顶端有多条细长的 触手 ,呈 辐射 对称 。(辐射对称的意义)
2、水螅的体壁由 内胚层 和 外胚层 两层细胞构成,中间的空腔叫 消化腔 。
3 、水螅主要通过 出芽 方式进行生殖。 (利用芽体进行出芽生殖)
4、常见的腔肠动物还有 海蜇 、 海葵 、 珊瑚虫 、水母 等 。
5、腔肠动物的特征 :①身体 辐射 对称②体表有 刺细胞 ③ 有口无肛门 。(刺细胞在触手处分布最多)
扁形动物
6 、涡虫背面呈 褐 色。背腹 扁平 ,体形象一片 柳叶 。身体呈 左右(两侧) 对称。涡虫身体前端呈 三角 形 ,头部背面有两个黑色的 眼点 。
7、大多数扁形动物消化器官 简单 ,有的甚至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他们的生殖器官却 特别发达 。
8 、 华枝睾吸虫 、 血吸虫 、 绦虫 、 涡虫 都属于扁形动物。
9、多数扁形动物中营 寄生 生活的。 (血吸虫寄生在肝脏和小肠的血管处,中间宿主是钉螺;绦虫寄生在肠内)
10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①身体 两侧 对称 ,②背腹 扁平 ③ 有口无肛门 。
11、比较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初二生物的知识总结2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线形动物
1、 蛔虫寄生在人的 小肠 里,靠吸食小肠中 半消化 的食糜生活。它的身体呈 圆柱形 。前端有 口 、后端有 肛门 、 体表具有 角质层 它可以起保护作用 。 消化管 的结构简单,肠仅由 一 层细胞组成 ,可消化食糜。 生殖 器官发达,没有专门 的 运动 器官。雄性蛔虫尾部 钩 状,雌性尾部 尖直 。(蛔虫适于寄生的特点4条)
2、 预防蛔虫病,首先必须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不喝不清洁的生水,蔬菜 、水果要洗干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其次 ,要管理好粪便,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作肥料使用。
3、线形动物主要包括 秀丽隐杆线虫(自由生活的) 、 钩虫 、 丝虫 、 蛲虫 等。
4、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 细长 呈 圆柱 形、体表有 角质层 、有口有肛门 。
环节动物
5、蚯蚓的运动:蚯蚓通过 刚毛 和 肌肉 的配合使身体运动 ,身体 分节 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蚯蚓前端到环带一共 13 节,环带可辨别蚯蚓的前后端,具有生殖的作用。(刚毛位于腹面 ,作用是支持和固定身体并协助运动)
6、蚯蚓的呼吸:蚯蚓 没有 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依靠 湿润的体壁 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 黏液,使体壁始终保持湿润 ,以保证正常的呼吸 。(实验时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维持正常呼吸)
7 、蛭也叫水蛭,它的唾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的物质叫 蛭素 ,可以生产抗血栓的药物。蚯蚓的作用: 疏松 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身体富含 蛋白质 是优良的饲料
8、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 刚毛或疣足 辅助运动。
初二生物的知识总结3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1、软体动物种类很多,约有10 万种,是动物界第二大门类 。节肢动物是最大的 动物类 群。
2 、常见的软体动物有: 河蚌 ,乌贼 , 石鳖 、扇贝、文蛤。
3 、贝壳是由 外套膜 分泌的物质形成,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双壳类动物用 足 运动 ,用 鳃 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同时完成摄食。(河蚌的运动器官是斧足)
4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①柔软的身体外面有外套膜 ,大多有 贝壳 ;②运动器官是 足 。
节肢动物
5、蝗虫的身体分为 头部 , 胸部 , 腹部 三个部分,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 ,有 3个单眼, 1 对复眼 ,一对触角,口器用于摄食;胸部是运动中心 ,有三对足两对翅;腹部和呼吸有关,体表有气门,蝗虫用 气管 呼吸 。体表有 外骨骼 。(外骨骼不仅能保护自己 ,还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6 、外骨骼不随身体的长大而生长,因此会出现蜕皮现象。金蝉脱壳的“壳”指的是外骨骼 。
7、昆虫的基本特征:有 1对触角,一般有 2 对翅 , 3 对足。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昆虫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原因是具有翅。(如蝗虫、七星瓢虫、蜜蜂等)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8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体表有坚韧的 外骨骼 ; 身体和附肢 都分节 。
9、常见的节肢动物有:蝗虫、七星瓢虫 、蜜蜂、蚊蝇、蝴蝶 、蜘蛛、蜈蚣、蝉 、 虾 、蟹、 蜱虫 等。
初二生物的知识总结4
第四节 鱼
1 、现存的动物约有150多万种 ,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分为两类。脊椎动物:体内有 脊椎骨 组成的 脊柱 (鱼类、两栖、爬行、鸟类 、哺乳类等);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 脊椎骨 组成的 脊柱 (原生动物、腔肠、扁形 、线形、环节、软体 、节肢动物) 。
2、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四大家鱼指的是青鱼、草鱼 、鲢鱼、鳙鱼。
3、鲢鱼的鳍有 5 种 7 片,分别是 胸鳍 、腹鳍、背鳍、尾鳍、臀鳍 。(胸鳍 、腹鳍和背鳍能维持身体平衡,但背鳍起到关键作用。)尾鳍既是前行动力 ,又决定身体的运动方向。
4、侧线: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
5、鱼能停留在不同的水层,因为鳔能调节比重。
6 、石斑鱼的幼体是 雌 性,发育到一定阶段可转变为 雄 鱼,有性逆转的现象。
7、鱼在水中生活至关重要的两点是:1、能在水中呼吸;2 、靠 游泳 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
8、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9 、鱼是靠 尾部 和 躯干部 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0、鱼是用鳃呼吸的,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 ,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故鳃为鲜红色。鳃丝既多又细,扩大鳃与水的接触面积 ,有利于呼吸 。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
11、鱼的特征:1 、生活在 水中 2、体表常有 鳞片 覆盖3、用 鳃 呼吸4、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2 、海马是鱼 。章鱼、墨鱼、鱿鱼不是鱼,而是软体动物;鲸不是鱼,属于哺乳动物。
初二生物的知识总结5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
1 、青蛙的前肢 短小 ,可以 支撑身体 ;后肢发达,趾间有 蹼 ,既能 跳跃 也能 划水 。眼睛后面有鼓膜 ,可感知声波;头部前端有一对鼻孔,是呼吸时气体的通道 。
2、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 黏液 ,湿润的皮肤里密布 毛细血管 可以辅助呼吸。
3、常见的两栖动物有 大鲵 、 蟾蜍 、 蝾螈 。
4、大鲵又叫 娃娃鱼 ,终生有 尾 是国家 二 级保护动物 。
5 、两栖动物的特征:1幼体生活在 水中 ,用鳃呼吸2 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 肺 呼吸 ,皮肤可辅助呼吸。
爬行动物
6、 爬行 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7、蜥蜴的头部后面有颈,因此它的头可以灵活的转动,便于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 。
8 、蜥蜴的四肢 短小 不能跳跃 ,皮肤表面覆盖着角质的 鳞片 ,能减少体内水分的 蒸发 。
9、蜥蜴的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卵的外面有卵壳保护。
10、蜥蜴的 生殖 和 发育 可以摆脱对水分的依赖 ,是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 。
11、爬行动物的特征: 1体表覆盖 角质的鳞片或甲 、 2 用 肺 呼吸、 3在陆地上 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
12、爬行动物举例:海龟 、鳖、蛇、鳄鱼等。
初二生物的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初中生物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
★ 八年级生物重要知识点与学习复习方法
★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初二生物知识点总结
★ 八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整理
★ 2016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 最新初中生物知识点汇总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生命起源过程:
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
原始大气的成分:甲烷(CH4) 、、氨气(NH3)、氢气(H2) 、水蒸气(H2O) 。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主要区别是原始大气没有氧气。
原始生命形成-----原始海洋 (还要受到紫外线、闪电、宇宙射线)
二.米勒实验示意图
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 ,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三.生物进化是指生物与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总是一代又一代地发生着改变 。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化石,它是按照时间的一定顺序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 、遗物 和遗迹 。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
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四.马的进化过程
年代:5000万年前→4000万年前→2000万年前———→现今(现代马)
体型:似狐狸——→似羊——……→现代马
四肢:短小———→稍长————→较长—…… →现状
足趾:4趾———→3趾 ————→中趾较其余趾发达→中趾着地,侧趾退化
生活环境:树丛———→灌木林——…… →干旱草原
五、鸟类化石
始祖鸟似鸟类的特征:体表覆盖羽毛 ,前肢变为翼,后肢有四趾;
始祖鸟似爬行类的特征:两翼前端生有三个趾爪,口腔长有牙齿 ,尾长并长有尾椎骨 。
六 、地质年代与生物进化历史表。见课本P11
地质年代—分为太古代、远古代,古生代、中生代 、新生代。
寒武纪:三叶虫时代,寒武纪出现的海口虫—脊椎动物的祖先;中生代:恐龙时代
七.生物进化历程:
原始单细胞藻类→原始多细胞藻类→原始苔藓→原始蕨类→原始种子植物(植物进化系统树)
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原始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动物进化系统树)
八.生物进化趋势 :从低等到高等 ,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
九.达尔文—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
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物的生殖能力很强,后代数量庞大;
遗传变异:后代中有各种可以遗传的变异类型;
生存斗争:后代之间必须争夺有限的生存条件;
适者生存:后代中不同的变异类型 ,争夺生存条件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获胜;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被淘汰。
概念: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过程: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人工选择:按照人们的喜爱精心选择和培育形成的,如宠物狗 、金鱼、毛质好的绵羊等。)
解释自然选择例子: 1、 在未污染区 ,树干是灰色的,与灰色桦尺蛾的颜色相近,与黑色桦尺蛾的颜色反差较大 。灰色桦尺蛾不容易被食虫鸟发觉 ,被捕食较少,生存机会较多;黑色桦尺蛾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多 ,生存机会较少。
2 、在污染区,树干是黑色的,与黑色桦尺蛾的颜色相近 ,与灰色桦尺蛾的颜色反差较大。黑色桦尺蛾不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少,生存机会较多;灰色桦尺蛾容易被食虫鸟发觉 ,被捕食较多,生存机会较少 。
直接原因:被捕食的数量
间接原因:是否具有保护色。(记忆:在**区,树干是黑色的,与甲虫的颜色相近)
十、四个现代类人猿:猩猩 ,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为什么类人猿与人类有相似的特征:它们来自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 ,由于环境的改变,也有不同之处,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两足直立行走
十一.人类的进化历程
(能直立行走) (具有语言能力)
森林古猿—→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
(树栖生活) (语言能力?) (着衣、持标枪 、长矛狩猎、制造石器)
重要变化:脑容量显著增大; 直立行走、手足分工;语言发展、制造工具 。
注:直立人有:元谋人 、和县直立人、蓝田直立人、北京猿人
智人有:金牛山人 、丁村人(早期)、柳江人、资阳人 、山顶洞人(晚期)
十二.根据肤色和鼻形等不同的特征 ,将现代人分为四个人种:蒙古利亚人(黄)、高加索人(白)、尼格罗人(黑) 、澳大利亚人(棕)。
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
第1\2节 生物的分类和植物的主要类群
一、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 、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 ,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还为水生动物提供氧气 ,也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
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 、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③可作为水域是否被污染的指示植物(赤潮现象)
二、 苔藓植物的植物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有茎 、叶的分化,但茎很细小,叶又小又薄,如葫芦藓、墙藓;另一种没有茎、叶的分化 ,植物体只是扁平的叶状体,如地钱。
特征: 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并且植株很矮小。
生活环境:阴湿的地面或背阴的墙壁上 。
苔藓植物的应用:①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 ,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 、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② 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 ,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
三、蕨类植物特征:出现根、茎 、叶等器官的分化,其内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所以植株比较高大。受精过程仍离不开水,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靠孢子繁殖后代。
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孢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 ,只是在夏天生殖时可见到,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 。
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贯众);③有些可供观赏(肾蕨);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满江红);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注:看下植物进化系统树P38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孢子植物有:藻类植物(最低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高等);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四、裸子植物:根茎叶都很发达 ,受精过程不需要水,适于生活在陆地,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 ,我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 、资源最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故乡”。其中银杉有“植物中的熊猫 ”的美称 。
五、被子植物:具有发达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受精过程不需要水。是最高等的植物类群。被子植物又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
指出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还有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在被子植物中 ,花 、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植物类群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种类 代表植物
藻类植物
大多生活在水中 单细胞或者多细胞,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之分 衣藻、海带
苔藓植物
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 植株矮小 ,有茎叶,没有根,且茎叶中没有输导组织 ,生殖过程离不开水。是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2万种,我国有2800种 葫芦藓、地钱
蕨类植物
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 具有真正的根茎叶之分,体内有输导组织 ,叶片背面有产生孢子的孢子囊 12000种,我国现有2600种 石松 、蕨、桫椤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适合于各种环境 根茎叶很发达,种子裸露 ,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 850种,我国现存250种 松、柏 、银杏、苏铁
被子植物 适合于各种环境 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且种子外面有果皮的包被;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类群 25万种 玉米、水稻 、白菜
六、比较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种子的结构 子叶2片,无胚乳 子叶1片 ,有胚乳
花瓣的数目 多为4、5或4 、5的倍数 多为3或3的倍数
根系 直根系 须根系
叶脉 网状脉 平行脉
茎中有无形成层 有 无
举例 瓜果类 粮食作物
七.为了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弄清生物间的亲缘和进化关系,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把它们分成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 、科、属、种。 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八.“不同类群的生物,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所包括生物的种类越少 ,生物间的相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也就越近 。”
九 、瑞典科学家林奈创立了双名法:属名+种名
第3节动物的主要类群
1.识别和区别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脊椎动物;一类是无脊椎动物。
动物类群 分布 种类 主要特征 代表动物
环节动物 海水、淡水、土壤 3500种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的 蚯蚓 、蚂蝗、沙蚕
软体动物 海水、淡水 、陆地 8000余种 大多数身体腹面有块状肌肉足,体外被覆坚硬的贝壳 河蚌、珍珠贝、蜗牛 、乌贼
节肢动物 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 超过100万种,占动物总数的4/5 身体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 ,头有眼 、触角、口等器官 蟹(甲壳纲)、蜘蛛(蛛形纲) 、蜈蚣(多足纲)、蝗虫(昆虫纲)
动物类群 适应环境 种类 体表特征 呼吸器官 生殖方式 代表动物 其他
鱼类 水中 2万种 身体呈流线型、两侧大多有侧线 、被覆鳞片 鳃 卵生 鲫鱼、鲸鲨、虾虎鱼 典型的水生脊椎动物
两栖类 幼体生活在水中 、成体生活在潮湿近水的陆地 2500种 裸露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皮肤辅助呼吸 卵生 青蛙、蟾蜍 、大鲵 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类群,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爬行类 陆地 6000种 一般覆盖有鳞片或甲 肺 卵生 蜥蜴、壁虎、玳瑁 真正生活在陆地的生物
鸟类 适于空中飞翔 9000种 身体大多呈流线型、被覆羽毛 肺 卵生 鹦鹉
哺乳类 各种环境 4000种 一般有体毛 肺 胎生 、哺乳 象、海牛、蝙蝠 生物界最高等的类群
2原生动物特征:身体微小,是最低等,结构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 ,如草履虫 、变形虫 。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寄生在动物体内。
应用: 1.可以净化污水,2。过量繁殖可以引起赤潮现象3 。能使人患病
3.腔肠动物特征:有口无肛门 ,体内有消化腔,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事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生活在水中 ,如水螅。有触毛 。
4.线形动物特征:身体细长,有口有肛门,如蛔虫、蛲虫 ,寄生在牲畜体内使人患病。
5.扁形动物:身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两侧对称 ,有些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可使人患上寄生虫病。
6.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蚯蚓),细长柔软,蠕动 ,肌肉收缩加刚毛支持进行运动
呼吸:靠体表皮肤呼吸(分泌黏液),
应用:1。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2 。促进物质循环,3。可作为药用
7.棘皮动物:生活在海水中,五辐射对称 ,如:海星、海胆 、海参。
8.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 ,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 、章鱼、扇贝、蛾螺等)
9.节肢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 ,足和触角分节 。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 、数量最大的一个类群。分为昆虫纲(蝗虫)、甲壳纲(虾)、蛛形纲(蜘蛛)、多足纲(蜈蚣)。
昆虫的特征: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 。分为头 、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里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
1.鱼纲
主要特征:鱼终生生活在水中 ,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腮呼吸,用鳍游泳 ,心脏一心房一心室。
鱼类适于在水中生物的形态 、结构和生理特点:1。躯干和尾部肌肉发达,鳍维持身体平衡,鳔调节身体比重 。2。黏液和鳞片有保护和减少阻力的作用 ,侧线有感觉作用,3.呼吸: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鱼在游泳时 ,靠躯干部和尾鳍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胸、腹、背 、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 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
应用:1。是蛋白质的来源,还可以制成药品饲料,蚕食蚊虫 ,防止疾病。
著名的四大家鱼:青、草、鲢 、鳙鱼,根据它们的栖息水层和食性不同的特点,进行混合放养,充分利用了池塘水体的空间和各种天然饲料 ,增加鱼的产量 。
2.两栖动物: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水陆地生活 ,用肺呼吸,受精在水中完成。
变态发育,皮肤裸露 ,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二心房一心室 ,体温不恒定
应用:1。是农业害虫的天敌,也是多种药物的来源 。
3.爬行纲
主要特征:体表都覆盖有鳞片,防止水分散失 ,用肺呼吸,心脏二心房一心室,体内受精,变温动物 ,是摆脱水的真正陆地动物。
应用:1。可作皮制品和名贵药材2 。是一些有害动物的天敌
扬子鳄是国家特有的珍稀爬行动物
4。鸟纲(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是与它的飞行生活相适应的)
鸟类适应于飞翔的形态结构特点是:身体呈流线型;前肢特化成翼;胸骨突出,形成龙骨突;体表被覆羽毛等,减少空气的阻力。适应于飞翔的生理功能是:气囊的存在使其具有双重呼吸的功能(具有散热作用);心脏发达;胸肌发达;食量大、粪便及时排出等 。有喙无齿 ,心脏4腔,卵生,体温恒定
应用:1。维持生态平衡 ,控制农林鼠害、虫害,2。是人类重要的食品
5. 哺乳动物:体表被毛 、牙齿有门、犬、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 ,用肺呼吸;心脏有4个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 ,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例如兔与狼的牙齿,两者的区别是有无犬齿,这说明了它们食性不同 。门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 ,犬齿适于撕裂食物。
第四节 细菌、真菌和病毒
描述病毒 、真菌和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微生物类群 观察 结构 生活方式 与人类的关系 代表生物
病毒 须通过电子显微镜 蛋白质外壳、核酸 不能独立生活,
只能寄生 有利:寄生细菌体内(噬菌体),
有害:引起人或动物疾病 噬菌体、SARS病毒
细菌 高倍显微镜观察 ,根据细菌的不同形态分为:球菌 、杆菌、螺旋菌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 、细胞质、核物质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 寄生 、腐生 有利:发酵产生人所需的物质、大地的清洁工;
有害:使人患病 乳酸菌、枯草杆菌
真菌 少数个体微小,绝大多数个体较大 细胞壁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寄生、腐生 有利:作为食物或发酵产生人类所需的物质;
有害:使人患病 酵母菌 、灵芝、鬼笔鹅膏、霉菌
一 、细菌(呈杆,球 ,螺旋状)
结构:具有细胞结构,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核区组成) 。有些具有荚膜(保护),有些具有鞭毛(运动) ,有些形成芽孢(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生命活动:多数为异养(寄生或腐生)。为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 ,20分钟就繁殖一代 。
利:发酵产生味精、酸奶、醋酸 、沼气等,分解生物残体为无机物并还原自然促进物质循环。还可以杀死一些害虫,
害:使人或动、植物患病。
二、真菌
结构特征:单细胞或多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由细胞壁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
核等部分组成) ,没有叶绿体 。孢子生殖
生命活动形式:异养:(寄生或腐生)。
利:发酵产生酒类、抗生素 、有机酸、维生素、食品,食用真菌。
害:食品 、衣物等霉变,使人或动物感染疾病 。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有温度适宜、氧气 、养料充足的条件下 ,能进行出芽生殖 。可用来制酒,还可以制做面包和糕饼等。
霉菌:由菌丝组成,其中青霉:孢子青绿色 ,排列呈扫帚状。营养方式为异养 。 曲霉:孢子有多种颜色,排列呈放射状。营养方式为异养。用产生青霉素,抑制细菌生长 ,寄生在人体内的霉菌可引起患上皮肤癣 。
蘑菇:也是由菌丝组成,包括菌盖和菌柄菌盖下的菌褶能产生孢子,并用孢子繁殖后代。
应用:1。有些可食用 ,如木耳,2 。可作药材,3。腐生的真菌可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4。还会使人和动植物患病 。
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 ,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都为异养,异养又分为腐生和寄生。
比较细菌和真菌
项目 有无细胞核 有无叶绿体 生殖方式 细胞 举例
细菌 无 无 分裂生殖 单个 乳酸菌
真菌 有 无 孢子繁殖 单个或多个 酵母菌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3.与动物植物共生。
注: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 ,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
三、病毒
种类: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 ,而且比细胞小的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他们的大小,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的结构简单 ,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病毒只能寄生在其他活细胞里生活。根据他们寄生的细胞的不同 ,可以将病毒分为三大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
繁殖方式: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在其遗传物质指导下生成新的病毒。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利:可以杀死所寄生的致病细菌 、害虫。
害:可以使所寄生的人或其他动物、植物体感染多种疾病 。参考课本P67
注:探究活动:问题:霉菌生长需要哪些环境条件?
假设:潮湿/温暖/有机物丰富的环境条件利于霉菌生长。
设计实验(参见)
微生物生长繁殖条件 食物保鲜方法 作用
水分 风(晒、烤)干 ,腌制,糖渍,脱水 抑制微生物生长 、繁殖
空气 密封罐装、真空包装
适温 冷藏 ,冷冻,高温
防腐剂,溶菌酶 杀死微生物
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1.广西爱鸟周:每年3月20一26日;爱鸟节:每年3月20日。
2.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 ,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
3.生态系统的类型:水域:海洋、淡水、湿地;陆地:森林 、草原、荒漠、农田 、城市等。生态系统有大有小,一个池塘、一块农田、一条河流也是一个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的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 、空气、水、土壤等
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
——消费者(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
——分解者(腐生性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并利用其中的有机物和能量
注: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紧密联系,彼此作用 ,构成一个整体。其中生产者是消费者和分解者能量的源泉,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消费者的功能活动 ,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要基本成分。
5.食物链: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形成了食物关系,这种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
6.食物网;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 ,形成复杂的网状联系,就称为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结构愈复杂,生态系统愈稳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7.营养级的划分: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四级消费者
8.富集作用:生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 ,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的现象 。富集作用常常随着食物链而发生。
9.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活活动的能量来源)
起点: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流向:沿着食物链传递(生产者流向分解者和消费者,消费者流向分解者)
流量: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吸收的部分
散失:呼吸作用 、遗体和遗物等
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不循环,传递效率为10-20%。(愈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数量愈少 ,储存的能量愈少,有毒的物质积累得愈多 。形成能量金字塔。
10..物质循环(碳循环):
CO2转变成为含碳有机物的过程—光合作用;
含碳有机物在生物中的传递—食物链;
含碳有机物转变成为CO2的过程—呼吸作用、燃烧
特点:物质循环,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不会消失,反复利用。
1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
12..为什么有些生态系统能维持一定的稳定性?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失去自动调节能力 ,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
13..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调节能力的关系
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网越复杂,调节能力越强;
生物种类越少 ,食物链、网越简单,调节能力越弱
14.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因素:自然因素:火山爆发 、地震、泥石流、洪水泛滥等
人为因素:人类在生产 、生活活动中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过度开发、环境污染 、过度放牧、破坏植被、修建大型工程等)
15.外来物种入侵为什么会破坏生态系统原有的稳定性:因为入侵种适应性强,引入新的区域缺乏天敌的制约 ,使其迅速繁殖 、扩张,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第24章人与环境
1.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有:粮食、淡水、土地 、能源问题。当前世界面临的危机也是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环境污染、不合理的开发资源。
2.人口增长所面临的问题有:粮食短缺 、水资源贫乏、升学就业困难增大、环境污染加剧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社会福利事业增加压力等。污染主要是指水污染、大气污染 、固体废气物污染、噪声污染等 。
3.粮食问题: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4.水资源问题:水是农业的命脉,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养成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的好习惯 。避免水资源的污染!
5.随着人口增长 ,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人口激增会加速消耗能源物质,使有限的煤炭、石油 、天然气、矿产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耗尽。
6.实施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方法。
7.计划生育的中心内容: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 、少生、优生 。实行
8.农药的危害:危害人类健康、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环境污染等
9.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沼气发酵
9.举例说出人对生物圈的影响
森林遭到滥砍乱伐后,导致水土流失 ,沙尘暴等自然灾害;
人为排放过多的废水废料到湖水中,导致湖水里藻类等浮游植物因营养物质丰富而疯长,影响了水中其他生物的生活;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 ,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
含有贡、银、镉的固体废物和工业废水 ,会引发各种疾病:水俣病 、痛痛病等 。
10.常见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质有:苯并芘、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 、氮氧化物,甲醛、苯、甲苯 、氯仿、氨气、氡气等,植物性纤维 、花粉、孢子、动物的毛发也可以引起人发生哮喘、皮疹等过敏性疾病。所以室内要通风透气,保持新鲜的空气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维护我们的健康。详见课本P110 。
第25章生物技术
1.生物技术: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 、动植物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
2.发酵:是指某些细菌或真菌(酵母菌)在无氧情况下 ,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二氧化碳或乳酸等的过程。
3.乳酸发酵:利用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可把牛奶产生出乳酸,制作泡菜、酸奶 、奶酪等食品
4.酒精发酵:利用曲霉、毛霉、酵母菌等微生物 ,首先把淀粉转化为葡萄糖,在无氧的情况下,酵母菌再转化为酒精。
5.沼气发酵:利用厌氧微生物(甲烷菌)
发酵产品:抗生素 、氨基酸、甜味剂、食用有机酸 、酶制剂 ,还有维生素,动物激素 。
6.转基因技术:是把一个生物本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技术。
7.转基因药物:生长激素、干扰素、凝血因子 、血清白蛋白、胰岛素、乙肝疫苗等等。
8.转基因农作物:科学家应用转基因技术,培育一批抗虫、抗病 、耐除草剂的农作物 。还致力研究培育抗寒、抗热、抗旱 、抗盐碱的植物。
9.科学家还利用转基因技术 ,培育出高蛋白的玉米,产大豆蛋白的水稻,耐储藏的西红柿,多色的牵牛花 ,发光烟草。10.克隆技术:采用核移植、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 。见课本P130
克隆技术的意义:对拯救濒危动物、防止家禽和家畜食种的退化,以及医疗上的器官移植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于“八年级生物(人教版)下册复习提纲”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